
唐诗三百首
点击收藏杂诗三首(其三)
唐·沈佺期
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听说黄龙城驻防的边塞,连年战争不断,双方一直没有放下兵器。
可怜那闺房中的明月,长久地照耀着远在边关的军营。
少妇今春的思念之情,正是良人昨夜对家的牵挂。
有谁能率领军队,一举攻取龙城,结束这场战乱呢?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战乱给家庭带来的离愁别绪。开篇“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直接点明了边塞战事的持续与残酷,黄龙戌”代指遥远的边关,频年不解兵”则道出了战争连绵不断,百姓不得安宁的现实。这种宏大的战争背景,为后文抒发个人情感奠定了基调,也让读者对战争的残酷有了初步的认识。
诗中“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巧妙地将月亮这一意象与少妇和征夫联系在一起,闺里的月亮仿佛永远悬挂在丈夫所在的军营上空,见证着他们的分离与相思。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则通过今昔对比,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伤感。少妇的春日情怀与征夫昨夜的思念相互映衬,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体现了情感的绵长与深沉。这种含蓄而真挚的表达,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巨大影响。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月亮、春意等意象,将少妇与征夫的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体现了人性的美好。最后一句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既是对战争胜利的期盼,也是对和平的渴望,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人们对于结束战争、团聚安宁生活的热切向往。这首诗虽短,却意蕴深长,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闻道:听说。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为唐时边防要地,常戎兵于此。
频年:连年。
解兵:罢兵,撤兵。
今春:今年,实指年年,与“频年”照应。
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昨夜:实指夜夜。
将:率领。
旗鼓:旗和鼓,军中表示号令之务。这里指代军队。
龙城:匈奴祭天之处,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沈佺期(约656年—约715年),字云卿,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出生于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他是唐代初期的著名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在诗歌格律的规范化方面有重要贡献。
沈佺期出身士人家庭,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展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他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历任通事舍人、考功员外郎、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然而,因政治斗争牵连,他一度因依附权臣张易之而被流放驩州(今越南北部)。后遇赦北归,官至太子少詹事,卒于开元初年。
沈佺期是唐代近体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尤其在七言律诗的定型方面贡献卓著。他与宋之问共同总结了六朝以来的声律经验,使律诗的格律更加严谨、精密。其诗作在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他的代表作品《独不见》是较早出现的优秀七言律诗,被推为“唐人七律第一”,音韵明畅,意境广远,充分体现了他在律诗创作上的成就。此外,他的诗歌题材多样,既有应制诗的华美,也有边塞诗的雄浑,以及抒情诗的真挚,展现了初唐诗歌从六朝绮丽文风向清新刚健风格转变的重要特征。
1、本工具唐朝三百多首古诗,可以让普通读者,尤其是儿童和初学者,能够更便捷地接触和理解唐诗的精髓。
2、本工具收集的每首古诗,都有古诗的译文,注释以及赏析和作者介绍。
3、本工具数据收集自网络,如发现错误可向我们进行反馈进行修正。
推荐工具
抖音直播带货脚本
精心策划的脚本可引导观众参与互动,激发购买欲望,树立品牌口碑.
健康保健
AI为您的身体保驾护航
检讨书
AI一键生成一份合格的检讨书模版
快手视频脚本
创意无限,传递快乐氛围
内容续写
对一段文本内容进行续写
运动计划
AI帮您制定一份详细的训练运行计划
百分比利率转民间利率
在线日利率,年利率,月利率转民间利率
汉字笔画数查询
在线查询汉字的笔画数量
北京标准时间
北京标准时间在线校对工具
油耗计算器
汽车油耗在线计算工具
体积容量换算器
体积容量(容积)在线换算工具
代码生成图片
在线代码段生成图片处理工具
颜色选择器
网页在线颜色选择工具
Java代码格式化
在线Java代码格式化美化工具
图片写入EXIF信息
在线批量向图片中写入EXIF信息
IP/数字相互转换
IPV4地址与数字类型IP相互转换
麦克风测试
在线麦克风测试工具
随机密码生成器
随机密码在线生成工具
图片转PDF文件
在线将图片转为PDF文件
在线姓名排序工具
在线姓名排序工具,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姓氏笔画数排序
在线解压工具
在线zip,rar,tar压缩文件解压
楔形体积计算器
通过已知数据来计算楔形的体积
孩子血型预测
子女血型在线预测工具
纸张标准尺寸列表
在线查询A,B,C,D系列纸张的尺寸